媒体聚焦 | 雄安这些“老地方”的新变化

2024-06-06 

白洋淀上 | “老地方”的新变化

“我回家来看看,现在这片儿的变化太大了,修得可真不赖!”5月22日,68岁的李艳山在雄安新区燕南堤公园内的廊桥上遛着弯说,这里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李艳山是容城县留通村村民,打小生活在白洋淀边,年轻时泛舟淀上,撒网打鱼。雄安新区设立后,村民们也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如今从乡村平房搬到容东片区,李艳山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闲暇时,他常常在想,住了大半辈子的留通村变成了什么样?后来他听说,那里建起一个新公园,名叫燕南堤。5月22日,他回到“老地方”,看看新变化。

燕南堤位于白洋淀北部烧车淀内,是将淀区内原有的阻水道路用三座桥梁进行连通,并结合白洋淀清淤工程,利用底泥对地形生态化改造形成的三座相连堤岛。曾经的村庄融入“人在陆上走、鱼在水中游、鸟在淀内飞”的生态新景观中。如今,公园内一座石桥旁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刻,“留通”二字分外打眼。这块带着村庄记忆的石刻见证着留通村的华丽转身。置身公园内,李艳山尽享“老地方”新变化带来的“绿色福利”。

图片

5月8日,游船在雄安新区白洋淀内行驶。新华社发

在雄安新区,除了燕南堤,还有很多“老地方”变了模样,彰显着生态之美。“华北明珠”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千年秀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郊野公园、悦容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打卡地……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新变化的背后是久久为功的“绣花”功夫。白洋淀实施生态清淤、水系疏通、截污湿地和退耕还淀等四大类18个重大生态类项目工程,建设“天空地淀一体化智慧监测网络”、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和数据中心;“千年秀林”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高科技建立智能平台,实施从苗圃到种植、管护、成长的可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务实的行动推动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实现了由“量”到“质”的根本性改变,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雄”伟乐章。如今,一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之城正拔节生长。

值得一提的是,淀区百姓见证着白洋淀的巨变,也把爱淀护淀放在心上。“现在大家都重视生态保护,村里人自发护着淀里的水。”安新县圈头乡桥西村有个“水生嫂志愿服务队”。队员陈秋宅说,她和村里的姐妹们感受到了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一年一个样的新变化,也更加珍惜白洋淀生态治理修复的成果。现在,志愿服务队队员每天巡查淀区10余次,还经常通过广播、入户讲解等方式宣传白洋淀保护的意义,引导村民爱淀护淀。无疑,当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更加主动地改善发展条件、转变发展方式,自觉推动绿色发展。

好生态不但为发展添底气,还顺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居民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奥威东路100号雄安市民服务中心A5
Copyright © 2018-2021 by www.chinaxiongan.cn all rights reserved